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机电青年网

新闻速递

承百年革命薪火 铸奋进青年之魂 ——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子赴峡江开展红色实践

信息来源: 作者: 责编编辑:机电青年网 发布日期:2025-07-07 点击: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6月29日至7月4日,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小螺帽”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开展“牢记嘱托强国有我,行走赣鄱感恩奋进”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

活动期间,队员们实地探访革命旧址,瞻仰历史文物,演绎红色情景剧,以多种形式汲取红色养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用实际行动诠释“承百年革命薪火,铸奋进青年之魂”的坚定信念。

初探革命旧址 邂逅革命峥嵘岁月

队员们的首站是峡江会议旧址。这座始建于清末的砖木建筑,见证了1930年那场决定红军命运的重要会议。在这里,毛泽东、朱德等围绕“红军行动方向”展开激烈争论,最终确立了“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队员们仔细聆听讲解,访谈工作人员,深入了解历史,深刻体会到革命先辈们在关键时刻的高瞻远瞩和果敢决策。随后,队员们来到峡江县博物馆,参观馆内珍藏的珍贵文物。泛黄的书信、斑驳的武器,每一件都承载着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队员们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坚定的信念和炽热的理想。

图为实践队队员访谈工作人员

探寻决策智慧 感悟组织引领伟力

峡江县第一次党代表大会旧址是队员们探寻党组织决策智慧的重要一站。这里保存的会议史料详细记录了历次党代会的历史背景、核心议题以及对革命进程的关键推动作用。在“民主集中制如何指引峡江革命航向”主题大讨论中,队员们围绕史料展开了热烈讨论,深入剖析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和科学决策机制在革命斗争中的重要作用。经过讨论,队员们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所具备的强大组织优势与卓越政治智慧,以及在复杂环境中作出正确决策的能力。

图为实践队队员开展主题大讨论

追溯火种起源 感怀先辈坚定信念

金江乡梅元村的魁星阁是峡江县第一个党支部的诞生地。1928年,廖子清与胡冠南假借私塾教师身份,秘密成立中共梅元支部,点燃了峡江地区革命的星星之火。队员们聆听当地居民讲述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被廖子清白天教书、夜晚宣传革命,胡冠南率领游击队开展斗争的故事所深深打动。为了更真切感受感受信仰的力量,队员们精心排练红色情景剧,再现“马灯夜访”“金滩怒火”等场景。通过表演,队员们仿佛置身战火纷飞的年代,亲眼见证信仰如何在黑暗中照亮前行的道路。

图为实践队队员排练红色情景剧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金坪民族乡“村晚”表演红色情景剧

模拟政权建设 传承红色奋斗薪火

在峡江县西北区苏维埃政府旧址,队员们扮演苏维埃代表,分组探讨了当年的《土地分配暂行条例》。通过这种沉浸式体验,他们深刻体会到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地方红色政权创建与运行的艰辛。在中共峡江县委干部政治训练班旧址,队员们组织了一场诵读革命文献选段的活动,并紧扣“理想与忠诚”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深刻的思想交流。在胡金魁生平陈列馆,队员们通过详实丰富的图文资料和实物展示,深入了解了胡金魁投身革命、历经长征、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光辉事迹。队员们纷纷表示,将以胡金魁为榜样,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实践队队员了解胡金魁生平事迹

铭记关键转折 汲取前行奋进动力

仁和镇红三军团仁和会议会址是此次实践活动的最后一站。当年,仁和渡江会议在此召开,为红军首次反 “围剿” 斗争奠定了胜利基础。置身于历史旧址,队员们深切感受到革命先辈在极端艰苦环境下所展现出的惊人毅力与坚定信念。他们舍弃个人安逸,毅然投身革命洪流,为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矢志不渝地奋斗,其无私奉献的精神成为后人永恒的楷模。

图为实践队队员驻足参观红三军团诞生史

“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此次“小螺帽”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历史的探寻之旅,更是一次思想的洗礼和精神的升华。实践队队员们将带着这份信念和担当,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勇毅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文:徐婧雪、张淑美、杨文捷;图:黄顺;校稿:黄黉璟;审核:宁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