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机电青年网

新闻速递

江西机电职院学子推普实践:推普润乡野 童声系家国

信息来源: 作者: 责编编辑:机电青年网 发布日期:2025-07-08 点击: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6月28日至7月5日,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小铁钉”暑期志愿服务队走进吉安市万安县高陂镇高陂村,以“普通话推广+教育帮扶”为双翼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在乡土课堂架起沟通桥梁,润泽童心成长,用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教育发展。

图为在中国农民画精品展示馆前的合影。曾子成 供图

沉浸式推普课堂:从“地方腔”到“标准音”转变

实践队在高陂田北农民画村游客服务中心与高陂中学精心打造“沉浸式语言课堂”,让普通话学习告别枯燥,变得生动鲜活。队员们以绕口令、情景剧为载体串联教学。身着碎花裙的小女孩鼓起勇气登台跟读,童声里的羞涩渐渐被自信取代,台下此起彼伏的稚嫩跟读声,汇成一汪涌动的求知溪流,让规范语言的韵律在课堂流淌。

图为队员宣传普通话现场。王书婷 供图

操场边的户外实践中,队员们将科学知识与普通话教学巧妙结合。“为什么小火箭能发射?”孩子举着实验器材追问,队员们用普通话讲解原理,让“力的作用”“反冲现象” 等术语随清晰表达进入孩子们的脑海。

图为“饮料瓶火箭”活动中,队员传递普通话知识。颜嘉欣 供图

墙绘传意:让推普理念融入乡村肌理

画笔游走间,黛瓦青山的轮廓、修竹莲荷的风姿,与 “一字一句普通话,万水千山一家人”的推普标语,在高陂中学的墙面上渐次铺展。队员们以笔为媒,从线条勾勒到色彩晕染,将高陂画村文化、生态保护、普通话推广与民族团结等内容深度融合。这幅墙绘不仅为校园添了几分艺术气息,更让“语言相通,心手相连”的推普内涵,借由诗意画面自然浸润师生心田,让“说普通话、用规范语”成为乡村视觉风景里的共识。

图为队员们在高陂中学进行墙绘活动,推普标语融入乡村美景。何定康 供图

画笔牵“语”脉:让推普意涵浸润丹青笔墨

“您画的‘层峦叠嶂’,这四个字用普通话读出来是 céng luán dié zhàng,就像咱这画里的山一层叠着一层那样有节奏。”队员们手持推普字帖,结合农民画家笔下的山水景色拆解字词发音,还特意标注出“皴法”“渲染”等绘画术语的标准读音。高陂村农民画家罗晓青握着画笔笑言:“以前卖画给外地客人,说不清楚‘层峦叠嶂’的意境,现在能顺顺当当讲画里的故事,能让他们竖起大拇指说‘听懂了,这画有魂’。”

图为队员们给农民画家指出“层峦叠嶂”的意境。肖芝珍 供图

推普+支教:以规范用语编织孩子们的成长篇章

支教课堂的户外场地中,“推广普通话”贯穿文化课与兴趣课始终,成为串联知识与成长的隐形线索。数学课上,队员用积木演示“三角形稳定性”,边操作边用普通话讲解 “顶点”“边” 等术语;语文课里,“诗词手势舞”配合标准发音拆解古诗文意境,队员蹲身指导孩子书写时,也不忘纠正发音与用词,让规范语言渗透学习细节。音乐课《歌唱祖国》的合唱里,队员带领孩子咬准字音,让爱国情怀随清晰歌声流露;书写课上,孩子握着彩笔描摹“我爱高陂”,队员鼓励他们“用普通话说说为什么爱家乡”,歪扭的笔迹与稚嫩的表达,都是“敢说会用”的成长勋章。

图为孩子们用手中画笔描述自己的家乡。杨圣杰 供图

图为队员与孩子们合唱《歌唱祖国》,规范发音让家国情怀更真切。王凯峰 供图

此次推普行动,不仅让高陂村的孩子们掌握了更规范的沟通工具,更让“说普通话、做文明人、爱我中华”的理念扎根乡土。队员们在教孩子说“国音”的同时,也从乡音里读懂了乡村的期盼。未来,团队将持续以推普为桥,用规范语言助力乡村振兴,让家国情怀随语言同频,续写更多“语通心近”的温暖篇章。

(通讯员 叶丹 胡赟 万莹 田思远 王书婷 肖芝珍 何定康颜嘉欣 王凯峰 杨圣杰)

审核:宁熙